台风“杜苏芮”带来的狂风暴雨,除了对泉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以外,对许多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也造成了严峻的考验。此前,本报曾就位于泉州东街观东巷口状元街北侧的古榕树在台风“杜苏芮”登陆当日轰然倒地一事进行报道(详见本报8月1日A03版),引起市民关注。
(相关资料图)
8月7日,记者从泉州市城管局获悉,泉州中心市区共出现18株倒伏、主干严重折断的古树,42株古树存在不同程度的断折枝情况。目前,受损古树已基本处理完毕,只剩一株已先修剪到位,因作业车辆无法进入,暂未进行扶植工作。
倒伏树木已被成功抢救
此前,状元街古榕树主干严重受损
古榕重新立起 目前正在打“点滴”
由于台风“杜苏芮”而受伤的古树中,位于东街观东巷口状元街北侧的古榕树备受泉州市民关注。这株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的成长以及泉州古城历史变迁的百年古榕,在台风登陆当日被连根拔起、轰然倒地,目睹这一幕的厝边头尾无不为之心碎。
事发后,辖区相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在古榕树周边拉起了警戒线,避免过往市民进入危险区域。同时,泉州市园林部门也立即赶赴现场勘查。通过调查发现,这株古榕树的受损情况为倒伏连根拔起,二级大枝折断掉落较多,主干及一级枝则未出现较大损伤。
近几日来,泉州市园林部门调集专业作业车辆及技术工人,并派驻技术专家指导,采取“分片包干”“一树一策”等措施,抢救这株受损的古树名木。在两辆大吊车的合力下,倒伏的古榕树重新“站起来”了。
8月7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状元街见到,这株古榕树已被移植到距离原先位置十余米远的中段小广场,四周拉有警戒线。走近细瞧,古树由钢丝绳及钢管进行了牵引和支撑加固工作,避免再次倒伏。树干采用遮阴保湿材料包扎保护,还挂上了一个“输液袋”来为树注入营养液。目前,这株百年古榕正在静静等待不久后重获生机。
据悉,这株古榕树的编号为A-071,是泉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古树名木之一,列为二级古树名木,胸围径5.4米。
“很开心,古榕树被成功抢救了。”在古榕旁经营便利店的店主黄先生一边冲洗着古树四周地面上堆积的黄土,一边和记者聊起了他和古树的故事。虽然不是泉州本地人,但黄先生在此处开店已有20多年,看着日夜相伴的古树因台风倒在自家店门前,他心疼不已。
成立技术小组 保障受损古树生长恢复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此次受损古树名木后续的生长恢复,泉州市城市管理局专门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抢救技术小组,园林技术人员分赴各区实地指导古树抢救保护工作,并提出古树名木抢救保护技术要点。
“对枝条断折的古树名木处理时,会先对断折枝进行清理修剪,同步修剪树冠枯枝、过密内膛枝,修剪时注意树势平衡,伤口处须涂抹愈伤涂膜剂。”泉州市城管局古树名木保护抢救技术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而针对主干倒伏的古树名木,需就地或就近选择合适的古树名木抢救种植地点,在古树名木进行抢救处理前每天早晚各喷水保湿一次,维持树体水分。此外,还要进行方位标志、疏枝、根部处理、土壤消毒、白蚁防治、种植、覆土、支撑加固、树体保湿、供给大树营养液等繁杂的处理环节,保障古树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我们还会跟进所有处理完毕的受损古树的后续养护管理工作,每隔7至10天进行一次根外追肥,实施三次。种植后一年将落实专人养护管理,并对古树扶植及养护管理做好各项记录。”泉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都记者柳小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