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鹿特丹(Rotterdam)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和新马斯河河口,距北海28公里。它不仅是荷兰最大工业城市和贸易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和荷兰第二大城市,是整个西欧的工业基地和贸易中心,是闻名于世的84座世界名城之一。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历史上鹿特丹几经兴衰。它原是鹿特河附近的渔村,该河古时从南荷兰的沼泽地区流入马斯河,鹿特丹也因鹿特河而得名。1250年在马斯河北岸修建堤坝,用闸门将鹿特河与马斯河隔开。1340年挖掘运河与代尔夫特和莱顿相通,使鹿特丹开始繁荣起来。1563年城市大部分曾被大火破坏。1572年西班牙人撤退后,鹿特丹进入一个恢复发展时期。
二战时,遭遇德军国为了迫使荷兰投降,地毯式轰炸了这座城市。战争毁灭了几百年的历史,亦造就了城市重生的契机。战后重建给建筑设计师们创造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建造了许多具有大胆想象力的建筑。现鹿特丹除古老的市政厅外,著名建筑都是现代化的。因此,鹿特丹被誉为“欧洲最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方块屋(Kubuswoningen)坐落于中央车站旁,位于布拉克地铁站的正上方。由荷兰建筑师皮特·布洛姆(Piet Blom)基于“居住在城市的屋顶上”的理念操刀设计。他的设计将传统房屋的立方体倾斜45度,然后搭在六角形的塔架上。代表了城市中的村庄,而其中每座房屋代表一棵树,所有房屋共同构成一片森林。
这组建筑群由51座房屋代表51棵树,组成一个住宅区森林。其中38个方块屋是私人住宅,13间屋为学校、酒吧、咖啡屋、服装店和书画店等。其中一间为展示间,这间屋总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共有四层,其中底层是房屋的出入口,一层为起居室和开放式厨房,二层为两间卧室、一间浴室和客厅,顶层为一个小花园,由三面玻璃覆盖的阳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