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一事引发了热议,人们正在密切关注布林肯的访华是否能为中美关系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西方媒体发布的照片却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布林肯访华之旅本是为缓和中美关系而来,却成了西方国家抹黑中国雾霾的契机。
西方媒体用滤镜“制造雾霾”
据悉,一张图片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是由三张照片合成的,拍摄的是布林肯在走下登机梯时的场景。第一张照片是真实的实景图,呈现出自然正常的画面,蓝天白云,没有任何雾霾的迹象;而第二张照片则是由BBC拍摄的,它将焦点放在布林肯身上,通过拉低对比度的处理,使北京的天空看起来像是雾霾天气;最后一张照片来自《华盛顿邮报》,进一步降低了对比度,将北京的天空拍成重度雾霾,布林肯看起来像是“奥巴马”。当然,单凭图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西方媒体配文称北京的雾霾严重,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
通过画面构图和色彩对比,西方媒体暗示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并刻意营造出压抑的会谈氛围,以加深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西方媒体在报道布林肯访华时使用这样的画面手法,表明它们缺乏对中国的诚意和礼貌,试图影响公众对中国的看法。
西方媒体已经是惯犯!
在此之前,西方媒体经常使用固定的滤镜和材料来描绘中国,将某些历史事件和影像记录作为刻板印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的形象始终被框定在这样的范围内。虽然这可能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它阻碍了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真实了解,使他们无法客观认识中国的现状。这种行为暗示了西方国家有意维持与中国之间的隔阂。
媒体的角色在于传递真实和客观的信息,应该避免片面和武断的报道。然而,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往往存在偏见和刻板印象,这严重影响了中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相对而言,中方一直致力于通过开放、透明和建设性的对话来促进中西方关系的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欢迎外国友人的访问,并愿意就问题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合作。然而,西方媒体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破坏了双方之间的互信,阻碍了双方关系的正常发展。显然,中国的包容与西方国家的偏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