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 自立为武周皇帝,在位时间共14年4个月又5天,705年退位。
(资料图片)
2、建国称帝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无力听政,660年11月开始临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3、后利用酷吏集团屡次屠杀唐室诸王大臣以求立威,杀害嫌疑对象遍及子、女、媳、婿、孙、孙女、孙婿、庶子、嫡兄、亲姊、亲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
4、690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说武后是弥勒菩萨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武后下令颁行天下。
5、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命僧人讲解,并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
6、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
7、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
8、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加尊号圣神皇帝,以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
9、立武氏祖宗七庙于神都洛阳,追尊周文王庙号曰始祖,谥号文皇帝。
10、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11、扩展资料: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唐高宗的皇后、武周开国皇帝,当代称则天顺圣皇后,或武后(遗诏退称皇后),后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执掌君权因而得到正史追认的女性皇帝。
12、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迁。
13、唐高宗时复为昭仪,谋废得到唐太宗托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儿佳妇”元后与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
14、一时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
15、晚年惑于内宠,不知当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杰举荐的后任张柬之与禁卫军背叛,被迫还位。
16、同年崩于洛阳上阳宫仙居殿。
17、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
18、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仅次于清高宗(87岁)和梁武帝(86岁)。
19、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
20、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
21、《全唐诗》存其诗四十六首。
22、评论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
23、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2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25、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
26、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27、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
28、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29、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3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