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开学时间的临近,由云南省慈善总会联合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共同发起,云南梁氏高原蓝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冠名的“阳光远行·‘莓好’起航”——2023年“梁氏蓝莓阳光学子助学行动”已于7月底截止报名。

报名期间,“阳光学子”助学行动小组共收到来自云南全省各地近600份报名材料,他们有的是个人通过“开屏新闻”客户端报名,有的是经过各地教育局、公益组织等的推荐。每一份材料的背后,都寄托着一名学子乃至一个家庭的期望。


(相关资料图)

经过紧张严格的审核、筛选,本届“阳光学子”名单陆续公布。

今天公布的第一批受助“阳光学子”名单中,共有40名学子。他们说着不同地方的方言,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怀揣着不同的梦想,但他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梁氏蓝莓阳光学子助学行动”期望的是,用爱心和帮助给云南“阳光学子”们带去鼓励和支持,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能在阳光下扬帆起航。愿爱永恒,愿每一名贫困学子的脸上都能绽放笑容。

第一批受助“阳光学子”名单(40人)

除了以上阳光学子,今天,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余学军的故事。

余学军

心怀感激 向阳而生

7月,一封从北京大学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普洱市景谷县17岁少年余学军的手里。虽说有信心考上好大学,但能成功考上北大还是让余学军感到惊喜:“十分荣幸自己能拿到这张录取通知书。”

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他表示:“从镇小学到县民中再到市一中,这期间经历了很多困难。有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自卑,也有因见识不足而感到的盲目。但最后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我还是走实了这条路。”

余学军一家是典型的农民家庭,主要靠微薄的种植收入和父母农闲时打零工来养活一家五口人。在农忙时节里,余学军也会帮着家里分担农活,比如收稻谷等。但更多的时间里,他将精力放在了学习上。

从小到大,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也获得了如“叶圣陶杯作文比赛”三等奖、市级三好学生、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但傲人的成绩背后,余学军也因此陷入过内耗:“你会很担心别人超过你,这种感觉真的一点也不好受。”直到高中时期,一段生病的经历让他结束了内耗。

高一下学期开始,每个月有一段时间,余学军的扁桃体都会莫名其妙地发炎肿痛,有几个晚上还因发烧而被烧醒。每月一次地生病,不停地打针吃药,让他开始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当你学会放下一些,你会觉得天地更加广阔,反而更容易得到你想要的。”余学军说。这样的良好心态也一直延续到了高考,让他考出了659分的好成绩。

高中班主任对于余学军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

有一次,余学军生病了,因为刚到市里读书,他对就诊流程并不清楚,身上所带的钱也不够缴纳费用,是班主任专门从学校赶到医院帮他处理一切事情,还垫付了医药费。

那时,班主任还联系了几位爱心人士,每月都会给像余学军一样的同学资助。平日里他对余学军也多有照顾,“高中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稳定走向稳定的一个过程,我们的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像是一瓶营养液,帮助我们成长。”余学军说道。

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日子里,余学军的叔叔也会时常来和他聊天,讲一些人生经验给他。话虽朴素,但余学军却很受用和感动。一路走来,余学军很感激自己遇到了许多愿意在能力范围内对他施以援手的人。

在填报专业时,余学军选择了学习越南语,“选择学习越南语主要是因为人的天性是向往新的东西,没有人会一直拘束在固有的空间里。越南语能够给我打开一个新的国度,给我创造更多的域外空间。”

谈到未来,余学军说想在大学辅修双学位并继续考研深造,让自己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当有一定经济实力后,他也想和自己的高中班主任一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给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学生多一点支持。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马雯 费丹艺 实习生 王荃宇 张钰珏 刘诗婕 张静怡 许志颖 黄雨舒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