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行业未来市场如何?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限塑料”、“禁塑令”的逐步实施既限制了一次性聚苯乙烯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也在倒逼聚苯乙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发改革产品层次结构,丰富产品系列,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适用性,同时对于在前期即已拥有较强技术积累的聚苯乙烯企业而言,也不失为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聚苯乙烯,简称PS,是以苯乙烯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一类合成树脂。由于聚苯乙烯具有质硬、透明、电绝缘性、低吸湿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和日用品等领域。

近年来,聚苯乙烯产品在下游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延伸。这种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下游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行业内企业加大了对聚苯乙烯产品性能改进和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


(资料图片)

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截至2021年底,中国聚苯乙烯生产企业超过50家,2021年新增产能主要为山东玉皇化工、山东岚化化工、宁波利万新材料、安徽嘉玺新材料科技、大连嘉盛新材料等装置。聚苯乙烯表观消费和自给率均增长。2021年中国聚苯乙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8%,自给率较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聚苯乙烯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产能方面,主要是江苏赛宝龙10万吨扩能、独山子石化10万吨扩能、惠州仁信18万吨扩能、山东玉皇20万吨、山东道尔10万吨、山东岚化10万吨等,截止2022年12月末,全行业聚苯乙烯的产能已经达到469万吨,未来随着市场需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行业产能将有望继续增长。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聚苯乙烯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佛山、深圳、珠海等城市为主的珠三角,以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主的长三角,以及以青岛、烟台等城市为主的胶东半岛三大家电产业集群,另外,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是国内LED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综合其他领域的PS需求之后,我国PS树脂的总体消费对象主要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家电制造厂商、LED照明器具生产厂商和日用品、包装材料、玩具产品等生产制造企业。基于下游产业的集群分布特征,我国聚苯乙烯的产能分布集中于华东和华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聚苯乙烯行业未来市场展望

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东南亚地区、印度地区开始转移,上述地区亦逐渐开始呈现出对中高端聚苯乙烯的潜在需求,未来随着国产聚苯乙烯产能的逐步投产,加之聚苯乙烯质量、综合性能、技术含量进一步提升,预计我国聚苯乙烯的出口规模可能较之前会有一定提升,国内产能国际消化的趋势会逐步显现。

我国PS产能地区分布呈现以上态势主要与地区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聚苯乙烯PS产品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和日用品等领域,其中电子电器领域对聚苯乙烯产品的消费占比接近50%。

在碳减排背景下,国内各地政府陆续收紧对高碳排放新建项目的审批,部分地区甚至不再审批部分高耗能行业产能,如内蒙古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2021年起,不再审批电石、PVC、合成氨、甲醇、乙二醇、烧碱、纯碱、磷铵、黄磷、无下游转化的多晶硅、单晶硅等新增产能项目。这意味着化工行业部分子行业即使有新增项目建设,也需要按照地区产业政策要求在区域内实施产能和能耗减量置换,化工行业进入壁垒将提高。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将促进各地化工行业产能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化工行业新增产能审批日趋审慎,进入壁垒提升,在需求仍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将有利于提升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区域内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的企业在产能结构调整中获取更多业务机会。

本报告对国内外聚苯乙烯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对我国行业市场情况、技术现状、供需形势作了详尽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重点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投资情况,报告还对聚苯乙烯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想要了解更多聚苯乙烯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聚苯乙烯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