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气象台6月29日6时发布的天气预报:今天(6月29日)白天晴,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36℃;夜间晴,南风三级转一级,最低气温24℃。高温黄色预警中,今天到7月2日有连续高温天气,晴晒炎热,请注意防暑降温勤补水,外出做好防晒,防范中暑、热射病、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天干物燥需防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早6时20分,南郊观象台气温22.7℃
两天的短暂“退烧”,华北地区将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昨天,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今起4天(6月29日至7月2日),京城将再次出现连续高温天气,其中7月1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9℃。
记者了解到,此次北方的高温热浪卷土重来,局地气温依旧会突破40℃,高温强度具有一定的极端性。
今年6月以来,高温热浪一波接一波席卷北方,京津冀等多地气温超40℃,酷热难耐。截至28日,北京今年的高温日数已经达到了12天,超过常年(1991年至2020年平均)全年高温日数(大于等于35℃)10.6天,提前超额完成。
今起,北京又将连续4天高温。从市气象台的预报来看,今天最高气温预计36℃,明天38℃,后天最高将达到39℃,7月2日预计37℃;6月30日至7月1日午后多3级左右偏南风,阵风五六级。高温黄色预警之下,出行需注意防暑防晒,及时补水,谨防中暑。
这份防中暑指南请查收
户外活动避开最高温时段
★ 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
★ 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尽量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着透气、散热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充足睡眠
★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 但需注意,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多喝水
适当补充淡盐(糖)水
★ 多喝水,但口渴后不宜狂饮,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丢失过多,不及时补充盐分易使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 可适当补充一些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
营养均衡,饮食清淡
★ 少食高油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 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体更需要摄取足够热量,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
★ 此外,可多吃水果蔬菜。不宜过度吃冷饮。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 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空调、电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高温天气中暑如何处置
★ 一旦周围有人中暑,应当立将病人移到阴凉处,并保持通风;
★ 解开衣扣,用多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
★ 适当服用藿香正气等解暑药物,并尝试按压人中穴位等方法帮助恢复意识,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
(图源网络 中国小康网综合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气象北京、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