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25日上午,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丰富水生物多样性,建设绿美禅城”在禅城区东平河畔渔村文化公园举行。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鲩鱼30万尾、鲮鱼20万尾、鲢鱼20万尾、鳙鱼23万尾等鱼苗共计93万尾。

雨后的东平河。

据不完全统计,禅城区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10年开展江河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鱼苗鱼种近1500万尾。通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达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调水”的目的,为丰富禅城水域渔业资源,改善和优化东平河水域鱼类群落结构作出积极贡献。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亮表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是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东平河天然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惠及广大渔民群众的社会公益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增殖放流活动有益于修复、改善水环境生态,但也需要注意规避禁止放生的物种,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将对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比较常见的禁止放生物种有暹罗鳄、牛蛙、食蚊鱼、巴西龟、鳄雀鳝、蓝腮太阳鱼、克氏原螯虾、蛇鳄龟以及所有罗非鱼。据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行为将受到处罚。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陈斌颖 实习生郑舒展

通讯员:黄慧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