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着高晓松的头杵进泥里,会不会有人喊上一句“大快人心” ?

曾经的“音乐才子”“中国公知”。

如今的“过街老鼠”“美籍华裔”。


【资料图】

称“对中国最好的就是美国”。

说“日本的文化和礼仪高中国一等,不能否认”。

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真是中国人发明的吗?我看未必”……

这话简直让国人震惊:“他是吃了啥毒蘑菇,疯成这样!崇洋媚外的人,真是恶心!”

可前脚有人骂他“崇洋媚外”。

后脚就有人揭露:“这小孙儿改美国国籍了,丫就一屁股朝内心朝外的美国人!”

从公知到公敌,出身于清华世家的文化人高晓松,被国人抵制到退网。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口无遮拦的高晓松就亲身验证了这句话……

01

“研究生学历在我家都属于是文盲!”

别人考清华的艰难,想必高晓松这辈子都没经历过。

因为有家人托举,他站上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时,可以说毫不费力。

1937年,黄浦江畔。

一艘开往德国的船只上,一群公费留学生们看着滚滚的江水,听着远处隆隆的炮声。

他们哭着和祖国告别,也哭着高抬手臂宣誓:“ 学成之日,便是报效祖国之时 !”

这艘船上有位女士名为陆士嘉,而他的未婚夫张维则在去往英国的船上。

1945年,随着日本在世界人面前向中国道歉,承认罪行。

刚在在国外学有所成的张维与陆士嘉泪水涟涟,立马递交辞职信。

1946年,在中国驻巴黎大使馆的帮助下。

不等银行账户解冻,张维携妻女从马赛港坐船,途经西贡、香港,最终靠岸上海。

陆士嘉

陆士嘉 ,中国著名流体力专家、航空学家。

她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学生。

她是钱学森敬佩的先生, 北京航空学院筹建者之一 。

她 两辞 严济慈等6人推荐的“中国科学院 院士 ”名额。

她的骨灰撒在圆明园,她一辈子记得订婚时,自己对未婚夫张维说的“ 勿忘国耻 ”。

张维

张维 ,中国固体力学家、两院院士。

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也受国家委托,担任了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 。

88岁他还在学术会议中告诫后辈要“爱国、务实、求真”。

他在圆明园废墟东侧住了半个多世纪,他曾说“ 圆明园的废墟监督着我,忘记祖国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祖国 !”

一位说着“勿忘国耻”,一位说着“忘记过去就是背叛祖国”。

将女儿培养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师从梁思成。

将儿子培养成物理电子学与光学电子学科学家,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

可这两位为祖国鞠躬尽瘁的科学家怎么也不会想到。

自己百年之后,孙辈里竟然出了个扬言“中国近代史大多为假”的高晓松。

高晓松(一右)二排为张克群、张维、陆士嘉

高晓松出生于北京西单大院,玩耍于清华园。

母亲张克群,建筑界名人。

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因病去世。

继父黄二陶,清华大学毕业生,教育家黄炎培的孙子,水利大师黄万里的儿子。

满门书香,一室芝兰。

在这样的家庭, 在随便推开一道门就能见到某个领域专家的院子里成长 。

高晓松考上清华电子工程系,实在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

只是考清华不奇怪,清华辍学可是这个家里首次出现的事。

因为周围的长辈、平辈都太过优秀。

年轻时候的高晓松始终觉得自己除了当“优秀的后代”做科研,就别无二路。

“ 你们梦寐以求的东西,高起点、好学业、清晰的未来,在我这是粪土,我有,我不在乎 。”

成名后的高晓松曾如此说,可能真是出身让他太过富足。

不珍惜已经得到的,在可以做自己的大学里,他疯狂迷恋自由。

成立乐队,半路出家玩音乐。

就此结识老狼,他后来还写出一首《同桌的你》交由老狼来唱,一唱成名。

1991年,学至大三,觉得家庭、学校完全束缚了自己。

高晓松瞒着所有人退了学。

“手续办完那天,我父亲给我炒了两个菜, 我毕生难忘,那是一顿告别饭 。他说你成年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读书就别待家里,家里不养闲人 。”

觉得这是父亲对自己的逼迫,高晓松搬出家门。

青年高晓松

02

“我这个人,很擅长发现掌握机会!”

与老狼去往海南岛的一家歌厅驻唱。

觉着唱歌也能养活自己,谁料现实无情。

挣不到钱,老狼沉默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而已经退学没有回头路可走,高晓松在厦门流浪。

只是坚持了一小段时间,数数手里的馒头个数,他不得不在话亭按下数字。

话筒靠在耳边,高晓松尴尬地向母亲说着拮据。

母亲说:“ 你不能要自由时跟我说西方的制度,要钱时又把东方的亲情搬出来 。厦门有很多码头,你的自由没告诉要靠自己吗?”

听懂了母亲的话,高晓松去了码头打工。

可两个月的时间让他度日如年,他想去学习。

再进清华是不可能了,那就将目标放在好考的艺术类院校。

匆匆备考匆匆应考。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达标北影导演系的招生标准,高晓松落榜了。

嘴里数落着北京电影学院,高晓松在家里也怪着父母不为自己出力。

一番言语 惹得父亲火冒三丈,直接说“我们断绝关系” 。

惹恼了父亲,不敢再随性,高晓松偃旗,开始为未来谋划。

凭着自己的背景,也打着上过清华的名号,成了电视艺术中心的编导。

接触到广告和MV的拍摄,他挣到了钱。

朝着电影艺术发展,只可惜拍出《那时花开》《我心飞翔》无人问津。

直到《立秋》《谭某某》《万物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出现。

随着筠子、谭维维、萨顶顶、许巍、老狼将这几首歌,在不同时期唱响大江南北。

作词人高晓松以“音乐才子”“文化偶像”成名。

只可惜这人似乎不太经夸,一朝成名就犯错。

一场“ 醉驾车祸案 ”造成4人受伤。

罪魁祸首高晓松当场认罪,之后被关6个月。

出狱后刚好撞上当时新兴的文化形式——脱口秀。

他高调复出,主持脱口秀《晓松奇谈》《晓说》轰动一时。

他说“人们站在窗前看这世界,有人看见的只是镜子,有人伸手不见五指”,网友觉得这人真通透。

他还说“别骂高考,谁有比高考更好的选材制度?总不能回到古代“举孝廉”“九品中正制”,谁孝顺,谁家世好谁大学。所以高考基本公平”,网友又觉得,这人可真清醒……

高晓松说的神采飞扬,观众们听的津津有味。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说的人言语越来越“不对味儿”了。

听得人也渐渐感觉——“ 这人怎么屁股正着心歪了 !”

03

“在海外吃饭,说中文让我觉得丢人!”

在自己的主场节目里,高晓松开始频频发表令国人不适的言论。

说中国音乐不怎么样,被世界知道的只有秧歌调。

说中国人全世界最爱占便宜,最爱聚众闹事,最爱玩“法不责众”那一套。

质疑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说这更有可能是从西方传入的。

将明朝总结成“三无”朝代,说郑成功有倭人血统,本质上讲是“日本人”。

胡讲历史,否定西安事变的正义性,说张学良害了国家,他只是想出名。

污蔑人民军队,轻瞧国家军人。

在海外媒体面前谬称“台湾省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如果这些言语,只是立矛以对国内,接下来高晓松还有花式吹捧国外的。

说 日本是世界上最有素质的国家之一,日本文化高人一等 。

“钱包掉在地上一个星期都没有人捡”

“日本富士山音乐节,十万人退场,地上没有一片垃圾”

“日本电动扶梯上,人们永远往左站,留出右边给着急的人,特别讲秩序”……

如果是想要将国外好的方面讲出来,呼吁一下国人向好的学习倒也没什么。

可高晓松每夸日本一次,就要将中国拉出来踩一次。

说国人的素质就是狗屎,说中国世风日下,社会和生活环境乌烟瘴气。

那么他的这番对比,目的是什么? 是让中国人人人都认定,中国就是脏乱差吗 ?

如果吹捧日本的这项行为,人们只是觉得奇怪,更让人恼火的紧接着就来。

公开承认自己曾亲去日本参拜某神社,并大谈感想。

他主张中国人多去参拜,因为那里是个很好的供人纪念的地方。

此言论一出,国人震惊不已,之后骂声沸起。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公知,作为一个从高知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

自小听着长辈说“勿忘国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他竟然会“自由发展”成“为日本招魂”的“宣传者”。

这还没完,捧着日本的同时他还大舔美国。

先说“我见过的军人地位,最受人们尊崇的就是美国”。

再说“美国是中国的恩人,对中国最好的就是美国”。

因为抵抗外侵的时候,“ 美国帮了中国,但没夺走中国的一寸土地,也没有在回中国的土地上杀害中国人民 ”。

简单几句话,就将一个“利益驱使的援助”,说成了“伟大无私的帮助”。

高晓松荒谬的观点简直让国人忍无可忍,但也让国人不知道他缘何变得面目可憎。

直到2020年高晓松参加的一个访谈节目内容被曝光——

“不怕穷,不怕有任何困难,战争都不怕。就是这时代谁都不敢讲真话,这是最肮脏的失败,最不要脸的时代。”

用非常傲慢的姿态,高晓松评价中国当下的时代,引得主持人王丽芬皱眉:

“你不喜欢这样的时代,其实你是美国人,你有绿卡对吧, 你是美国公民,你完全可以不生活在我们现在面临的,你以为的这个时代 !”

意识到王丽芬的生气,高晓松不在意地笑:“你不是美国绿卡吗?”

言下之意,咱们都不是中国人,你气个什么劲。

哪知王丽芬斩钉截铁,也丝毫不给台阶:“我不是,你是!你为什么还要生活在这里?”

高晓松肉眼可见地愣了一下,随后说:“我为什么不住这里?我家乡在这儿……”

04

刀郎唱:“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访谈节目的曝光,好像压倒国人对高晓松支持的最后一根稻草。

端正、睿智、博学的“才子人设”被质疑,高晓松的节目被大肆抵制。

有人嘲讽他为了加入美国国籍算是连祖宗都不要了。

有人说他的言行简直给一家芝兰丢人,令家族蒙羞。

还有人说高晓松、蒋方舟等“变节”的公知,应该被彻底封杀。

可能是因为网络骂声来得太快也太过猛烈,让高晓松一时间没有分清楚局势。

他在网上与国民互呛,说自己在国外用餐宁愿用蹩足的日文交流也不说中文,因为他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还承认自己的美国籍,怼骂他的人:“ 你没有绿卡,所以你有真理吗 ?”

如此嚣张,令人愤懑,最终惊动官方,高晓松被“历史埋葬”。

随着《晓松奇谈》《晓说》的停播、被删视频。

随着高晓松出的书被下架。

随着阿里音乐请出这位拿着600万年薪,却弄毁了旗下“天天动听”“虾米音乐”的负责人。

随着高晓松在娱乐圈没有露脸的机会。

这个往日荣光加身,以文人自居的“才子”,因一张频出狂言,无遮无拦的嘴,彻底跌落神坛。

什么叫“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高晓松的行为就是这句话的真实映照。

吃着中国的饭,挣着中国人的钱,屁股坐在中国,心却朝着海外四方,嘴里夸着美日。

一把折扇掩住咧着笑的嘴,却掩不住他思想上的瑕疵。

美籍华裔高晓松成了国人口中的“反面人物”,成了一个讽刺的“笑话”。

高晓松的消失,说明了国人的辨别能力在线,并不容易被某些“漂亮的才华”蒙蔽。

而高晓松的存在,好像也正如早期他看不上的歌手刀郎,写的新歌《罗刹海市》那样——

正常的世界混入了不正常的人,那马户,那又鸟,令人唏嘘又看不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