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这句话用在杨振宁和翁帆身上,也毫无违和感,他们原本生活在不同环境,为了一份约定竟然走到一起19年。

不过有人说翁帆变了,尤其是她被拍到现身日本的一个聚会,更怀疑她的真实身份,甚至有人说她是间谍?


(资料图)

理由是她有三个举止很反常。

第一,她为什么会主动给杨振宁写信,是不是有目的接近对方?

第二,年龄差距54岁,她却一脸幸福,是不是伪装?

第三,杨振宁身体不好,她就出去应酬,是不是露出真面目了?

要不是杨振宁儿子的话,我也差点信了。

01

说起翁帆,她出生于普通家庭。

在汕头大学读书期间,作为志愿者的她,跟杨振宁有过接触,当时她自己也没想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大学毕业后,翁帆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因为双方观念不同,很快就离异了。

工作也不顺利,她不适应单位的竞争,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在报纸上看到杜致礼离世的消息,她心生感触,觉得有必要安慰一下杨振宁老师。

由于杨振宁搬了地方,这封信辗转多次,才被送到杨振宁手中,他很感激翁帆的关心,也写了封信鼓励她好好工作。

两人以书信为桥梁,一来二去熟悉起来,杨振宁有次回国,邀请翁帆来听自己的讲座,忙完工作后,又约她去石澳游玩。

两人共骑一辆单车,一路上撒下翁帆的笑声,那个时候,他们的心就互相靠近了。

他们骑了单车,又一起去水边散步,担心路滑,杨振宁顺势牵住对方的手,这一牵,就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

在这段感情中,杨振宁是主动的,不存在翁帆故意接近,他在一次访谈中透露,自己是需要有人照顾的,这个人要能沟通,并且知书达理,翁帆刚好符合要求。

他试探性地问翁帆态度,得到了肯定答案。

02

对于翁帆来说,杨振宁是老师,也是偶像。

她对老师是崇拜的态度,得知对方喜欢自己,她没有理由拒绝。

事实证明,两人的婚姻是各取所需。

翁帆很好地照顾了杨振宁的生活,并且改变自己的习惯,早睡早起,连饮食也清淡了。

在杨振宁身体不好的时候,她一直陪在身旁,成为对方的精神支柱,更重要的是,她懂杨振宁的追求,从来没有把钱看得太重要,得知杨振宁要把积蓄投入到科研,也没有反对。

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翁帆的照顾,可能杨振宁的精神状态不会那么好,他年过百岁依旧思路清晰,跟心情愉悦有脱不开的关系。

那么翁帆在这段婚姻里收获什么?

她远离了职场竞争,可以安心住在清华园的别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读完研究生,又攻读博士,在建筑领域持续深耕,已经有了一些成就。

不过她始终以杨振宁为主导,只要对方出席活动,她就陪伴身旁,并且紧紧牵住对方的手。

多年如一日的付出,让杨振宁的儿女也很感动,杨振宁的大儿子坦言,翁帆是很善良的人。

一句话透露翁帆的真性情,也让她的付出得到被认可。

03

翁帆为何会独自出席活动?

从照片来看,我们不能确定时间,但从她打扮来看,翁帆气质如兰,很有学者风范。

有知情者留言,她是代替杨振宁去参加活动,如此一来也就能理解,翁帆的落落大方,也是给国人争面子。

她跟在杨振宁身边,早已从不谙世事的女大学生,成长为有能力的女学者,杨振宁也想锻炼一下她,这样就算两人分开,翁帆在学术界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杨振宁曾说过,他年龄大了,很多事情的发展看不到了,希望翁帆能替自己去看,然后告诉自己。

所以,网上的传言是不真实的,他们的感情早就跨越年龄,不惧世俗的眼光。

在世人眼中,认为翁帆照顾对方那么多年,没有得到财产很吃亏,对于翁帆来说,她早已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学术的提升,让自己可以跟科学巨匠站在一起,被载入史册。

你笑他人太疯癫,他人笑你看不穿。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自然生活的状态就不一样,站在旁观者角度,翁帆的付出,让杨振宁可以为科学的发展多做贡献,也是值得敬佩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