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安徽经济报》截图
【资料图】
“回想当时创业,没有设备、没有材料、没有场地、没有资金、没有人员。”
在滁州银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寅看来,即使什么都没有,唯有技术,抓住机会,依然能成就终身事业。
滁州银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寅(左)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各种性能真空绝热板的研发、生产。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因为技术领先、质量过硬,产品批量出口到美国、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长期供应美国通用电气、西门子、三星、LG、海尔、松下等,获得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
主导产品已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45件。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省民营企业进出口百强等荣誉。
前瞻偶然机会成“必然效应”
时间回溯至20年前,该企业前身为滁州银兴电气有限公司,有着多年新材料研发基层经历的姜寅,不甘于公司发展不温不火的传统模式。
如何寻找新的“蓝海”,打开新的市场突破口?并借助滁州家电产业集聚优势实现快速崛起?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一次和西门子的研发部长一句无意的聊天打开了他的视野:我们现在有一款产品叫“真空隔热板”,虽然用量很小,但是目前从德国进口过来,用到冰箱的保温领域,并且在国外很有市场,不知道国内哪家企业能做?
机会来了!
“我可以!”姜寅一边应承着,一边大脑开始飞速旋转,搜索着能够匹配的资源:正好那段时间与公司合作的有一位加拿大的华人博士,是研究材料方面的,不知能不能结合上?
想到就干,随即进行谋划论证。
凭着自己对于滁州家电之都的产业优势把握,他觉得这是一个节能环保应用领域的好东西,不仅有不错的市场,未来应该也是一个发展趋势!经过多轮试验后,随即决定,每年拿出300万的利润,请博士在加拿大专门组建团队来进行研发。
不断试验、不断改进,终于成功了,产品出来了。
“当时也不知道卖给谁,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图片及信息发到网上,没想到就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现,随即就找到我们,并且下了很大的订单。”订单来了,但是他却喜中有忧,敢不敢接,究竟能不能接?
他形象地比喻:“当时,就像自家开了个大排档,但是别人突然点了一个满汉全席,能不能接待?”
没有设备,我们买设备;没有场地,就租厂房;没有资金,找别人周转;没有员工,多渠道招人。
这些都是能解决的,唯独技术是核心,有了核心技术我们心里就底气十足!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疯狂”四个月,姜寅不仅对公司创造的高达一个亿的产值记忆犹新,还收获了和全球最顶尖的公司合作的机会。
我们终究是做对了一点:对行业的选择,也就是对这个细分领域的一个选择。选对了,就认准走下去,哪怕条件不太成熟。他坚定地认为,也许这个就是“小巨人”原始的特性吧!
随后,自2005年公司确立高新节能配套的市场定位,便加大投入,逐步发展成拥有230台各种系列的国内外真空吸塑机及相关配套设施,可以满足450万台标准冰箱配套生产的规模。并成立了“VIP真空绝热板”项目研发中心,基于此研发技术标准的优势,公司先后与西门子、三星、海尔、伊莱克斯等跨国公司及国内著名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用心准备,偶然机会,必然发展!
共享团队建设的“不二法则”
“怎么能把利益分配好,只有发挥团队的力量,企业才能发展起来,同时也要让大家都能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公司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奋斗。如何让团队成员共享发展红利、做好利益分配,姜寅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是向奋斗者倾斜,二是按贡献拉开分配差距,三是员工实行较高的薪酬政策。通过利益共享,从根本上调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他认为,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制度,让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要把制度落实和坚持下来。
首先,在思想上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共享企业创造的财富。其次,在分配结构方面,遵循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实行平衡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形成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普通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这一共赢局面。
就这样,共享机制的运行促进了公司的良性循环发展。现在,公司员工200余人,2022年营收超2亿元。
分配机制的完善,也加速了创新研发的推进。
自2011年以来,姜寅在银兴电气以及海外学习的基础上成立滁州银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VIP真空绝热板”的研发与生产。在他的带领下,企业逐步完善核心知识产权,并在公司内部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专门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研发人员超过30%。
同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加拿大科研机构等高级科研院所长期保持合作关系,聘请相关专业专家、学者作为技术顾问,指导和参与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目前银兴集团所主导研发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3%,国际市场超过5%。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逐步建立海外市场销售网络。并且以“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管理求效益、服务拓市场”的经营理念,公司近几年实现产值8亿元、上缴利税8000万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经过近年的经营和发展,公司在家电及关联企业中广受赞誉,产品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
诚信灭顶之灾的“回天之术”
当然,“小巨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这过程也会有坎坷和曲折,甚至灾难性事件,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就因为这一件事情我们赔了800多万,是当时公司三年的利润,但是我们认!”在姜寅看来,“小巨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诚信经营之道,哪怕是承受灭顶之灾。
2013年,由于公司自身原因,生产的一批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事故,运到海外后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并造成了客户出现大规模停产。
事情发生后,姜寅没有推卸责任,没有过分责怪下属,自己更没有玩“失踪”。
冷静下来后,他力排众议,当即决定:连夜再生产一批产品,哪怕承担比原来几十倍的昂贵空运费也要运到美国,并且原本客户方的产品检测费、工程师加班费等等,全部由自己承担。
“做生意首先是讲规矩的,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但这损失对于当时刚起步的银兴来说,是当时公司三年的利润,等于一夜打回创业前。但是姜寅始终坚持:困难面前不气馁,多想办法自己扛!
后来,客户公司评价:“哪家企业都有可能出现事故,关键是出现问题以后,如何面对,如何积极处理,显然,银兴用实际行动承担了所有!”
也正因为类似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银兴的诚信口碑在圈子里也传开了。从原本配套一家公司,逐步发展到西门子、三星、LG、惠尔普、伊莱克斯、东芝、松下、海尔……
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对银兴给予了认可,并且进行了持久的合作。这些,都是企业非常宝贵的财富!
小巨人语录:选对路径诚信经营
“小巨人”原始的特性:选对了一个细分领域,就要认准走下去,哪怕条件不太成熟。
“小巨人”生存法则: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发挥团队的力量,让大家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小巨人”的核心竞争力:诚信经营之道,尤其是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哪怕是承受“灭顶之灾”,也要多想办法自己扛!
(文字报道:牛海 主持人:宋相国 视频报道:张传兵 卞潘峰 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