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张波)东安县芦洪市镇,是一个工业大镇,长久以来由于人口基数大,村居干群比例低,再加上流动人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等问题,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着“力量不匹配、服务难到位”的痛点。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开始大力推行“邻长制”,选出有责任心的“邻长”服务左邻右舍,形成浓厚的自治氛围,彻底激活了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的困境。
制度优势提效率,基层工作大减负。“以前开一次屋场会都是由我们村干部一个一个电话联系或者一户一户上门通知,工作量非常大,如今只需要在邻长微信群发一个通知,几十人的屋场会就能轻松开起来”西江桥支书周斌如是说道。自推行“邻长制”以来,芦洪市镇38个村居(社区)共选育出1154名邻长,每位邻长平均服务13户村民,邻长通过建立小范围微信群、电话本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将工作信息传达给村民,特别是那些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大大的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减少了基层工作者的压力。
(西江桥村组织屋场会)
上传下达无阻碍,化解矛盾不拖延。通过科学划片、合理分组、巧妙设邻,芦洪市镇建立了“片-组-邻”的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贯通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从而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就地化解矛盾。今年来芦洪市镇共收集到大小矛盾752起,就地化解745起,化解率99%。“以前,一些村民上访多源于小事,村里没能及时发现处理,导致小事拖成大事,大部分还是村民感觉不到关怀,如今有了邻长制,村民能够非常畅通的向上传达自己的需求,村干部能够很好的向下传递各项政策,这一举措能够很好的将村民的矛盾化解在苗头阶段”。调解完矛盾的溪源村干部席大春高兴地说到。
(溪源村化解矛盾)
比邻善治有成效,浓厚氛围齐分享。今年七月以来,芦洪市镇持续晴热高温少雨,6000余亩农田灌溉受到影响,甚至上千亩农田存在绝收的可能,针对旱情,芦洪市镇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抗旱一线,为农户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各方努力,目前中稻已抢收了60%,很好的完成粮食归仓。在这期间邻长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共享抽水泵,抢修灌溉水渠等,邻长的身影无处不在。“邻长”这个两个字也成为了村民间的热议词语,“明年我也要竞选邻长”“身边有邻长,有事共商量”“邻长是我们的民情员,反映民情找邻长”……村民们成为了邻长制推行的最好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