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6月1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紧扣国家所需和四川所能对全省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的突出位置,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充分彰显了四川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强烈使命担当,体现了省委抢抓机遇奠基长远发展的行动自觉。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代永波认为,《决定》鲜明提出“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的工作思路,细化部署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产业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引领、强化支撑保障等重点任务,精准把握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经济强省的关键要害,必将引领我省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省委全会结束后,省发展改革委立即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特别是晓晖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一步,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省委全会《决定》精神,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提质倍增,建强产业体系主体支撑。协同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着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建设,聚力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建设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制定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
二是强化创新引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作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推动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高质量开发利用钒钛、锂、钾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启动新一轮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三是聚焦协同共兴,加强产业布局统筹。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持续深化川渝产业合作,加快毗邻地区产业功能平台建设,聚力打造成都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区,支持省域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县域百亿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推进构建圈极引领、多园支撑、集群集聚、链条协同的产业空间格局。
四是夯实支撑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建设,推进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经贸合作,筹备举办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强化能源稳定供应,全力提速电源电网重大项目建设,协同做好成都大运会和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落实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和推进机制,在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