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破)
(资料图)
徐州城来的快,丢的也快,芝麻李在战乱中不知所踪,剩下赵均用和彭大只能仓皇逃跑。
赵彭二人逃窜的目的地,是郭子兴的濠州城。
当然,说是郭子兴的濠州,但其实濠州城郭子兴说了不算,而由另外一位叫做孙德崖的人做主。
如果郭子兴能做主,他肯定不会接纳来濠州躲灾的赵彭两位仁兄,因为这俩哥们虽然是逃跑过来的,但是体量很大,手底下的残兵败将都要比濠州城的主力军多了。
这么大一支队伍,看着不像是来投奔濠州红巾的,反而像是来搞兼并的。
地主阶级的郭子兴也许有点冷血,但他的想法不无道理,然而出身农民阶级的孙德崖却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所以想也没想,立刻打开大门,热烈欢迎赵均用和彭大的来到。
果不其然,赵彭二人进了濠州城,立刻反客为主,控制了濠州城的最高权力,扮演起了当家做主的角色。
郭子兴阻拦不成,眼看生米煮成了爆米花,也只能是顺其自然,他又发现赵彭二人也并非是那种一无是处的军阀,比如彭大这个人就很有谋略智慧,值得走近他身边跟他好好学习,于是郭子兴开始频繁和彭大接触,打算学两招兵法谋略,大局智慧。
有亲,那就必有疏。
(郭子兴 形象)
郭子兴和彭大走的近,和赵均用走的自然就远点。
郭子兴和赵均用走的一远,孙德崖可就开始给郭子兴使绊子。
这个孙德崖找到赵均用,一顿阴阳怪气的表示:
郭子兴每天都和彭大混在一起,明显是瞧不起你赵将军啊,说明这货的眼里只有彭大而没有你赵均用。
赵均用一听是啊,自己和彭大一起来濠州的,郭子兴冷落自己,却和彭大好的像是穿了一条裤子,这不纯纯是瞧不起自己么?
智商不高的赵均用很愤怒,他立刻派人把郭子兴逮捕,投入了孙德崖家中的地窖里。
如果当时郭子兴的女婿朱元璋在濠州,那么想必赵均用也不一定就会抓人抓的这么痛快,但问题是,当时朱元璋不在濠州,而是在淮北一带打仗。
朱元璋同志在战场上打的正起劲儿呢,突然听说自己的老岳父郭子兴被逮捕了,当时可就心急如焚,相当着急上火。
朋友们,朱元璋所展示出来的这个心情,那很有可能不是装的。
乱世之中人情淡漠,亲情更加淡薄,但是郭子兴对于朱元璋的意义,一定是不太一样的。
朱元璋失去了他的亲生父母,所以郭子兴虽然不过是他的岳父,但在朱元璋的心里,和亲生的也差不多了。
因为郭子兴给过他缺失的父母之爱。
(朱元璋 形象)
何况郭子兴对朱元璋还有再造之恩,又给自己娶了媳妇儿,朱元璋对郭子兴那简直是感恩戴德,感情程度那是嘎嘎的。
作为郭子兴的嫡系,朱元璋立刻决定,打仗的事情可以先停一停,无论如何,要回濠州把自己的老丈人给救出来。
朱元璋要回濠州,但他身边的很多人却都劝他不要回去。
你想啊,朱元璋不过是义军将领,而郭子兴则是朱元璋的领导,现在你的直属领导都被活捉了,那他们肯定也要捉你啊,你现在回去,你不纯纯属于是自投罗网么?
你感觉郭子兴被抓了是一场危机,但是反过来想一想,郭子兴几番恩惠你,也因此牢牢的控制住了你,现在他被捉了,正好给了你摆脱郭子兴的机会,以后你就是龙出大海,自由自在,还不是想干嘛就干嘛?
而面对这样的建议,朱元璋只是笑笑,然后回答道:
郭子兴对我有重恩,如今他遭逢大难,我如果不去救他,还算是大丈夫么?
诚然,朱元璋的人生中,曾经有过很多次机会摆脱郭子兴,但朱元璋从来都不会这么做。
不是因为有礼法的桎梏,也不是因为有道德的约束,而是因为,朱元璋原本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身上这些一般人无法轻易看到的闪光品质,成为了他有别于那些其他元末群雄的关键。
贫困生活没有使得他的人格发生变化,流丐生涯也没有让他的道德变质太多。
朱元璋返回濠州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赵均用或者是孙德崖要人,因为朱元璋在濠州就是个下级军官,他去要人,人家也未必就会痛痛快快的交人。
你看,朱元璋虽然是个武夫,但他并不鲁莽,反而心思细腻,想的要比一般人多。
(孙德崖 形象)
朱元璋认为,郭子兴之所以被捉住,原因是他平时亲近彭大而疏远赵均用,所以惹恼了赵均用,因此赵均用才会捉他。
所以如果要救郭子兴,关键不在于自己,也不在于赵均用,而在于彭大。
对吧,我岳父为什么被捉?因为和你彭大交好啊。
现在我岳父出事儿了,你彭大总不能坐视不理吧?
于是,朱元璋立刻派人找到彭大,要求彭大帮助自己。
彭大一听,头都大了,心说还有这么回事儿?立刻派兵全城搜索郭子兴。
朱元璋更是没闲着,有了彭大的支持,带兵就冲到了孙德崖的家中,终于从地窖中解救出了被打的只剩下一口气的郭子兴。
这事儿发生之后,朱元璋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孙德崖,彭大,赵均用,郭子兴这些人目光短浅,跟着他们混,实在是没有前途可言,自己想要成就大事儿,必须要另谋出路。
当事人郭子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能力实力都实在太弱,反而自己的这个女婿文武兼修,遇事不乱,必然能成就大事儿。
郭子兴有点不太喜欢朱元璋了,这倒是可以理解,因为郭子兴就是那种典型的愿意帮助别人,但却并不能容人的人。
他郭子兴自己也有儿子(亲生的),但他自己的儿子却连脚指头都比不上自己的女婿朱元璋,这岂不是让他又气又恨?
他就是恨,恨自己不行,恨子嗣不争气,恨上天不公,像郭子兴这样的人,别人的优秀,反而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原罪。
郭子兴的这种心态愈演愈烈,到后来他竟然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朱元璋给关到了监狱中,不给吃来不给喝,打算活活把朱元璋给饿死。
(牢房)
恩将仇报,这是妥妥的恩将仇报。
下了大狱的朱元璋无人探望,也无人关心,但总还是有一个人,会记挂着他的存在。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姑娘。
眼见丈夫落难,关在监牢里就要被活生生饿死,那马姑娘能不着急么?
这位秀外慧中的女子急中生智,为了给丈夫送口饭吃,每天就借故去监牢中探望朱元璋。
而为了躲过狱卒的盘查,马姑娘每次都会把刚刚出炉的烙饼藏在胸口,带到牢房中偷偷喂给朱元璋。
温度极高的炊饼时常烫伤马姑娘的胸口,从而给她留下了永久性的伤痕,但马姑娘毫无怨言。
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朱元璋,你还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靠着妻子马姑娘的炊饼续命,朱元璋没有被饿死,而后来不知道郭子兴是不是良心发现,居然把朱元璋给放了出来。
重获自由,使得朱元璋意识到,濠州城自己是待不下去了,郭子兴自己也不能再跟他混了。
不想再跟着别人混,那就是想要自己混,此时此刻的朱元璋面临到了和芝麻李当时一样的困境,那就是如果想要自己混出一片天地来,首先要有人。
没人,就不足以成事,没人,那一切就是空谈。
于是,朱元璋专程回了一趟老家募兵,招募义士乡勇,结果他这么一招聘,还真招聘到了七百多号人。
(筹谋前途)
朱元璋一来一回,这可就耽误了不少时间,出去的时候濠州城时那个鸟样,回来的时候还是那个鸟样,这帮人整天就是窝在濠州城里内斗,既无进取之心,也无开拓之意,可以说是要多没出息,就有多没出息。
朱元璋想要做个有出息的人,所以他打算离开这里,另谋发展。
是啊,这段时间以来,朱元璋已经成长了不少。
几年前来投奔郭子兴的时候,他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差点被当做元兵探子抓住杀头的傻和尚。
但现在,他经历了许多,他已经成长为了一名独当一面的义军骁将,他有勇气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了。
英雄要走出他的港湾,去追求他的星辰大海,离开这里之前,他还专门送给了郭子兴一份礼物,他把自己招募到的七百多人尽数交给郭子兴,而只留下了二十四人跟他出发上路。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眼光,那不是一般的毒。
他挑选出的这二十四位仁兄,后来无一不成为了明王朝的开国将领,各行各业都享有一定名气的人才,例如我们熟知的汤和,徐达,就都在此列。
这二十四个人,我们一般称为“淮西二十四将”,这是朱元璋同志帝王之业的最初班底。
约等于净身出户的朱元璋当然不知道以后自己会建立大明,更不知道自己会当皇帝。
对他来说,他只是在活着。
活着是一种本能,能活下去的,生下来就能活着,活不下去的,则永远都不会。
朱元璋经历的越多,懂得就会越多,而他懂得越多,也许失望和难过,痛苦和彷徨就会越多。
可那又怎么样呢,他有着和他所有的负面情绪一起野蛮生长的坚韧,他不会死掉。
他会活着,艰难而坚定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