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济南报道
(资料图)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当天,全国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座谈会同期召开。
6月27日下午,由中国残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山东省残联、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承办的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
会议以“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为主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李强总理为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所作重要批示精神,就新时代新形势新条件下如何汇集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帮扶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进行了研讨。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地方残联、专家学者、社会人力资源服务和助残机构、残疾人就业先进企业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作主旨发言。
各部门加大残疾人就业服务力度
“十四五”期间及未来更长时间里,如何充分发挥就业在促进收入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各部门积极行动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力度。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和残联加强合作,强化政策落实,强化服务落地,强化技能提升,同时希望广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各方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周长奎指出,新时代十年,我国残疾人就业规模稳定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稳中向好。他要求各级残联面对当前残疾人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融入大局,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落细残疾人就业措施,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多渠道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
据记者了解,随着残疾人就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各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力度。
例如,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实施“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计划在3年内帮助1万名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此外,各级政府依托各类职业教育院校、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与市场相衔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培训。
多地坚持立足实际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座谈会上,山东省和江苏省介绍了残疾人就业工作创新实践取得的成效。
据记者了解,山东是残疾人口大省,目前有持证残疾人 265.64 万,列全国第三位,其中就业年龄段残疾人 107.36 万,就业率62.86%。
近年来,山东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始终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聚力,在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帮助齐鲁大地残疾人兄弟姐妹致富增收、追梦圆梦中书写了新的篇章。
江苏省残联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的各项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探索创新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带来的影响,保持了残疾人就业稳定增长。
“十四五”以来,江苏省新增残疾人就业 9.3万人。截至今年 5月底,全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38.7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 53.1%,比2021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
此外,易财集团、中智集团、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平台企业助残代表;山东麦德森发展集团、沈阳月光珠宝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市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山东元鑫鲁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作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进单位和个人,围绕公益助残就业项目、就业服务模式创新、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等问题介绍了自身的经验做法。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