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水润无声践初心

——记第五届贺州市敬业奉献模范陈蕾 □本报记者李新颖

伴随着嗒嗒的键盘敲击声、沙沙的翻书声……在市水利局农田水利站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贺州市饮水安全战役作战图》,略小的办公桌上垒着一沓沓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的文件,站长陈蕾经常在这里忙碌。

1992年,陈蕾从学校毕业,回到家乡贺州市水利系统工作,彼时的她对水利工作的了解还处于懵懂阶段。带着青年人身上的冲劲,陈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刻苦钻研,虚心向同事请教,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一步一个脚印,在农村水利工作中逐渐崭露头角,很快成长为贺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骨干力量。2022年,她被评为第五届贺州市敬业奉献模范。

农村饮水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注的重点难点工作,全市平均每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近150个,任务繁重。陈蕾白天跑现场、查水源,经常到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严把工程质量、进度关,晚上回到办公室,做计划、整思路,分析梳理、总结经验,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推广方案。

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陈蕾反复琢磨中央、自治区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及时了解掌握政策和具体情况,确保能够准确指导县(区)水利部门人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供水,思路要从建好向管好转变。”这是陈蕾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破解水费收缴难、工程无人管、无法管的难题,她指导县(区)水利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其中,八步区莲塘镇桂水村“民主化定价、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三化”管护模式和平桂区羊头镇金竹村推行“一个人”“一块牌”“一本账”的“三个一”模式,分别在水利部扶贫办新媒体平台和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上刊发作经验推广。

在工作中,陈蕾恪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凡经手的材料她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核对文稿内容是否契合主题,逻辑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准确,表格是否完善,确保材料无差错,经手的工作都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去年,陈蕾指导各县(区)水利部门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做好灌区选项入库申报工作。最终,我市10个灌区以清晰的前瞻性思路通过自治区遴选,并入选水利部中型灌区项目储备库,其中2个灌区入选水利部的中型灌区改造名单,入选的个数以及灌区面积均排名全区第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灌溉效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良好的水利基础。

当汩汩清泉送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为群众止“渴”、为农田解旱时,这正是陈蕾用汗水和热血践行水利人的初心使命。工作31年,她依然全力以赴奋战在大中型灌区及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战线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