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寨、特色街区,全区24个村镇获评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11个街区获评自治区级首批非遗特色街区。其中,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获评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

三合村始建于1937年,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86年的发展中,三合村已形成了汉族、朝鲜族、蒙古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等六个民族和睦共处的多民族聚居村,其中,朝鲜族占55%。这里至今保存着完整的朝鲜族文化,沿习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已发展成为集民俗表演、美食、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民俗旅游小镇。

这里有传统民族气息的民俗饭店,木质草屋、传统热炕、青瓦白墙,无一不体现出朝鲜族的民俗文化。游客们不仅可以直接参与朝鲜族传统饮食打糕、辣白菜的制作,还可以体验秋千、象帽舞等朝鲜族文体活动。可以品尝到优质的大米,三合村已有8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独特的黑土地、优质的水源、温热带的气候也让三合村大米远近闻名。

2022年,乌兰浩特市在三合村建设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打造三合村特色品牌,在依靠朝鲜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基础上,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民俗项目,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文化,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努力推动水稻产业+民俗旅游的发展。

同时,乌兰浩特市在三合村举办各类非遗民俗体验活动,通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中国旅游日活动,探索“非遗+旅游”“非遗进景区”等发展模式,让更多游客零距离接触非遗,体验三合民俗,让非遗文化深入人心。(谭艳丽 廖冬)

推荐内容